生物顯微鏡的校準是確保其準確性和性能的關鍵步驟。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生物顯微鏡校準方法:
一、分辨率校準
通過放置具有不同分辨率的標準樣品進行校準。調整顯微鏡的焦距和平面度,使標準樣品在顯微鏡下清晰可見,并記錄分辨率數據。這一步驟旨在確保顯微鏡能夠清晰地呈現出樣本的細節和特征。
二、色彩還原校準
使用具有不同顏色的標準樣品進行校準。調整顯微鏡的光學系統,使標準樣品在顯微鏡下呈現出真實的顏色,并記錄色彩數據。這樣可以確保顯微鏡能夠真實地反映出樣本的顏色和紋理。
三、對比度校準
利用具有不同對比度的標準樣品進行校準。調整顯微鏡的明暗度和對比度,使標準樣品在顯微鏡下呈現出明顯的明暗差異,并記錄對比度數據。此舉有助于確保顯微鏡能夠準確地呈現出樣本的細節和特征。
四、外觀及機械性能檢查
光學系統檢查:確認在整個視場內成像清晰,無陰影或反射光斑等影響觀察的因素。
各部分運動靈活性檢查:確保顯微鏡各部分運動靈活平穩,無卡滯和跳動現象。
照明均勻性檢查:保證視場內照明均勻,以確保觀察的準確性。
五、微調手輪刻線間隔量校準
微調手輪應靈活平穩且松緊適中。通過測量手輪的起始、中間、末端三個位置的刻線間隔量來進行校準。這一步驟需要使用專用夾具固定指示表,并確保指示表與顯微鏡緊固牢靠。通過旋轉調焦手輪并讀取示值來完成測量,以三個位置上的測量平均值作為校準結果。
六、目鏡標尺的刻線間隔誤差調整
在進行物鏡放大倍數誤差校準后,可能需要對目鏡標尺的刻線間隔誤差進行調整。具體方法是在載物臺上放置標準玻璃刻度尺,并安裝顯微目鏡進行調焦至視場清晰。然后調節顯微目鏡與標準玻璃刻度尺使二者端線對齊,并保證二者線紋刻度方向平行。
七、物鏡放大倍數誤差調整
通過調節光源至適度位置,并將帶刻度分劃尺的目鏡安裝在顯微鏡上。接著將標準玻璃刻度尺置于載物臺上,并調節目鏡與標準玻璃尺使分劃尺刻線與標準玻璃尺刻線平行以避免測量誤差。*后調節載物臺使玻璃尺零位與分劃尺一端對齊后直接讀數進行校準。
綜上所述,生物顯微鏡的校準包括多個方面如分辨率、色彩還原、對比度等性能的校準以及外觀和機械性能的檢查。這些步驟對于確保顯微鏡的準確性和性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