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成像質量差。由于鏡頭膜層損壞,或者是鏡片表面生霧生霉,致使成像質量差。對于生霉的鏡頭宜分別用水楊酸甲脂等化學藥品重蒸死毒榮的孢子,并擦凈。對膜層破壞的鏡頭需要更換。
視場中的光線不均勻。先檢查物鏡,目鏡,聚光鐐等光學面是否受到污染,如污染,可用鏡頭紙擦凈。然后檢查物鏡是否正在光路中,視場光闌是否聚中、太小。故障原因確定后便可解決。
圖模糊不清。如果不是因鏡頭等元件損壞造成的,則檢查物鏡是否在正確位置,各個光學面是否變臟,根據情況按前面所述處理。若使用浸液物鏡,則有可能浸液使用不當或浸液中混有氣泡和雜質。
調焦后鏡筒自動下滑。這是顯微鏡*常見的故障。調焦后自動下滑的原因多數是夾在手輪與齒桿套端面之間的墊圈因長期使用而磨損,引起端面靜摩擦力減小所致。修理時可根據不同結構形式采取相應方法排除。對于有粗調鈕張力調節環的顯微鏡,有可能是張力調節環過松引起的,可調節張力大小來排除。
定位不穩定。這種故障多半是由于定位槽磨損或鋼珠松動所致,也是因長期使用后轉軸配合松她引起,若要徹底修理必須更換新的零部件。
綜上所述,只有科學地使用醫用顯微鏡,注意日常維護及保養,才能提高儀器的完好率,延長壽命,降低維修率。